这时节的阴天也显得十分闷热,一到午后就免不得叫人心烦气躁,然而对于大唐皇帝李俨而言,叫他坐立不安的真正原因并非天气,而是现在自身的处境。 不久前凤翔军围攻长安,神策军中尉杨复光力战不敌,重伤后被凤翔军所俘,随即凤翔军攻入长安,精骑合围皇城。宰相王铎于城楼大骂李茂贞乱臣贼子,被凤翔军射伤坠于城前,而后李茂贞更是亲擒李俨于宫廷。 攻下长安城后,李茂贞逼着李俨颁布诏书,说他之所以举兵长安,乃是受李俨密诏,来长安诛杀奸佞。于是李茂贞摇身一变,成了“清君侧”的“社稷功臣”,加封岐王,官拜同平章事,位比李晔。 既然是清君侧,自然需要一批重臣头颅,李茂贞将矛头直指宦官权贵,以诛奸佞之名,行铲除政敌之实,朝中有名有权的良臣不是被杀就是被抓。 杨复光和王铎首当其冲,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杨复光成了侍宠专权、蛊惑郡王的小人,被捕下狱;王铎成了倒行逆施、卖官鬻爵的国贼,流放岭南。 若非李茂贞还顾忌这两人的德名,行事有所保留,不好做得太过分,只怕他俩人头已经落地。 一时之间,长安城阴云密布,愁云惨淡,血流成河。 在李茂贞的铁血手腕下,朝堂上下再无社稷之臣,一帮阿谀奉承的小人,见风使舵,纷纷投入李茂贞麾下,对其歌功颂德。没多久,李茂贞便掌握了长安军政大权,虎视天下。 随后,李茂贞为安抚各路诸侯,借李俨之手大肆封赏群雄,各藩镇稍微有些名气实力的,都加官进爵,位列三公、名同宰相者比比皆是。尤其是蜀中王建,淮南高骈,更是各封郡王,可谓恩宠至极。 不过对于中原朱温,李茂贞却是极尽排挤之能事,说他擅动刀兵,吞并临镇,不尊朝廷之令,实在是狼子野心,所行无异于谋反,并号召天下诸侯讨伐。 天下藩镇,北方尽归李晔,中原被朱温得了大半,关中、河中本就是李茂贞势力范围,剩下的就是淮南、湖南、蜀中、岭南及西北地区,这些地方的节度使得了朝廷封赏,明面上暂时也都没有忤逆李茂贞的意思。 其中势力最大的淮南高骈、蜀中王建,甚至也都同时发布通告,谴责朱温祸乱中原,倒行逆施,应该征讨。 当然,所谓征讨之词,都是说说而已,不可能真的实施。但这也表明了各镇对待朱温的态度,算是一种舆论攻势。 有道门支持的朱温,一时间倒是成了众矢之的。 而李茂贞也因此威望大增,势力大涨,如日中天。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成为傀儡皇帝的李俨,日子自然过得忐忑不安。虽然李茂贞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还是让他住在宫城,朝会上他也坐在皇位,是明面上发号施令的那个。但市井小儿也知道,李俨不过是李茂贞握在手里的笔罢了。 午后,李俨坐在庭院中乘凉,靠着椅背似睡非睡。左右的宫女扇着扇子,为他驱赶炎热与蚊虫。因为天气阴沉备显闷热的关系,很快宫女们就汗流浃背,轻衫湿透。 “陛下......”迷迷糊糊中,李俨听到有人唤他,声音还很熟悉。他睁开眼看到躬身站在身旁的人,惊喜的睁大眼睛,差些从竹椅上跳起来,“中尉?!” 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面前的宦官并非神策军中尉杨复光,而是对方的同乡杨复恭。两人虽然面相有些相似,但也仅仅是有两三分相似罢了。 李俨眼中满是失望的叹了口气,不过他并没有重新躺回去,而是勉强振奋精神:“联络安王的人手可回来了?” 虽然被李茂贞“囚禁”于宫廷,但李俨还是想方设法派了心腹,去平卢联络李晔。现在天下有实力有心思救援他的节度使,也只有李晔了,而且他也只相信李晔。 杨复恭毕恭毕敬的回答:“没那么快呢,陛下。算上来回的路程,至少也还需要半旬他们才会回来。” 李俨其实也知道派出去的人没那么快回来,他只是望眼欲穿,心思难耐罢了。叹了口气,李俨重新躺回了竹椅,顺手拿起身边小案上的酒壶,就往嘴里送去。 没多久,李俨就把自己灌得大醉,胸前的衣衫也湿了一大片。歪着脑袋迷迷糊糊睡去的时候,他嘴里无意识的呢喃:“晔哥儿,晔哥儿......你怎么还不来救我?” 见李俨睡着了,杨复恭便躬身退了出去。他没有停留,直接到了皇城中书省,向坐镇于此的李茂贞,照例禀报今日李俨的情况。包括两人之间的谈话,m.coo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