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复光和周岌听到李晔这话,眼中都闪过一抹异色,看样子李晔好像知道秦宗权的事,这很不正常,按理说李晔远在平卢,不可能知道忠武军内政。 周岌还在迟疑,杨复光已经将目光投向宋娇,最后收了回来,方才介绍宋娇的时候,李晔说得很清楚,宋娇是他的探子首领。是探子首领,而不是斥候首领,这个名号可谓大有深意。 结合对方的修为,杨复光不难想到,李晔口中的探子,很可能就在江湖之中。不过这也不稀奇,类似的事他听说过,李岘在世的时候,每逢征战,就有用江湖修士,搜集军情的习惯,高骈也是如此。 只不过李晔能在还没到中原之前,就把忠武军的情况都弄清,显然是布局很早,联系李晔出镇平卢的目的,杨复光认识到,李晔恐怕是要下一盘大棋。念及于此,杨复光心里对李晔的评价,不禁又上升了一个档次。 察觉到杨复光看自己的目光有异,李晔笑道:“杨监军不必看我,我的意思很明显,说的就是秦宗权。” 见李晔大方承认,周岌颇为惊讶,杨复光却道:“安王说的没错,临战之际,必须上下齐心,就算不能共仇敌忾,也不能让自家人脱了后腿。既然如此,咱家便走一趟蔡州,去见见秦宗权。” 周岌大惊:“监军此去蔡州,若是秦宗权有贰心,岂非自投虎口?” 杨复光看了李晔一眼,笑道:“廉使不必担心,有安王殿下相呼应,大势在我们这一边,秦宗权是聪明人,他不会逆势而为,至少不会在这个时候,落人把柄。” 周岌迟疑不定,左右为难,李晔便道:“监军说的没错,有了今夜一战,相信秦宗权知道该怎么做。” 接下来,众人商议了合兵出征的细节,李晔这个时候没提粮秣的事,毕竟平卢军的粮秣暂时不缺,等到真攻克了邓州,再来筹谋这些事,就显得理所应当。 商议完这些,李晔便没有在许州多停留,临走之前,他告诉杨复光和周岌,他的使者很快就会赶来,日后的联系就交给使者完成。 第二日,李晔离开许州,他让宋娇派遣青衣衙门的修士,回去给刘大正传信,让他带大军进入许州,与忠武军合兵一处,到时候按照计划赶赴邓州即可。 李晔自己去打算先走一趟邓州,去看一看邓州的防御情况,算是充当斥候了。 修为到了练气九层,只要不跟军队正面交手,出入城池都只是等闲,城防军根本防不住,所以李晔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另外,他去看邓州的防御情况,能够看到的,自然比普通斥候、探子要多。 若能提前见一见朱温,那当然是最好的,知己知己方能百战不殆。 ...... 李国昌已经老迈,前些年还是振武节度使的时候,不服朝廷管束,擅自侵夺临镇州县,被附近各镇联兵征讨,战事持续数年,大小战斗打了数百场,到处奔波劳碌,最终却被击败,只得逃到草原求鞑靼部庇护。 也亏得是唐室羸弱,没有越过长城追击到鞑靼部,这才给了李国昌喘息的机会,要是换了朝廷强盛的时候,说不得李国昌就要走投无路,被抓回去治罪。一连串战事,让李国昌新伤添了不少,加上旧疾复发,身体一日日垮了下去。 这回黄巢攻破长安,皇朝最重要的事,便是击败反贼,夺回京师,所以李国昌之前那点事,已经沦为次要矛盾,加之有人帮李国昌父子说项,李俨也认为沙陀兵颇有战力,值得依仗,这便给了李国昌将功赎罪的机会,去征讨黄巢。 眼下这场战争,是李国昌父子东山再起的唯一机会,李国昌却因为身体情况太差,不能亲自领兵出战,所以李克用只得独自领军。 李克用向鞑靼部借了五万兵马,一路南下,行军至代州的时候,便停了下来,在这里,他见到了沙陀部酋长,也就是李国昌的兄长李友金。 沙陀部依附唐朝很多年了,一直为唐朝戍卫边关,号代北军,这回黄巢起兵,长安被攻克,李俨和郑畋急招边军入关,讨伐黄巢,代北军也在被征召之列。 原本李国昌跟唐军开战的时候,整个沙陀部都是被唐军打击的对象,后来李国昌屡战屡败,李友金见事不可为,便向唐军投降,虽说坑了李国昌父子一把,但至少保住了沙陀部,战后李国昌父子远遁草原,沙陀部仍然是大唐边军。 如果没有当初李m.Coo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