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腆着脸皮就凑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两口子又早早的爬了起来。 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既然住的近了能常常往来,礼物也不必太重,只捡了些自家蒸的馒头带了几根大萝卜,就骑着车顶着风雪往杜家去。 杜家那边也早就忙活开了,张大妹姐妹俩如今还没成为杜家正式的媳妇,自然是卯足劲了准备着大姑姐跟姑爷上门的饭菜,务必要多留个好印象,往后才能把这婚事实打实的立起来。 大约是新年新气象,再加上杜家如今也从泥腿子成了首都人,张二妹也不再像以往那样拘束,性格都开朗了起来。 杜梦闲也没真把自己当个姑奶奶,到了后就把伏城撵到堂屋去,几个女人去厨房准备饭菜。 倒不是说什么男人不能下厨房之类的,而是女人家在一块儿也好说些八卦,这里唠唠那里叨叨的,省得有男人在放不开。 张大妹一边邦邦剁菜,一边跟杜梦闲说着八卦,“大姐你知道不?爸前段时间还打电话回古林村了!说是咱们在这边过得都好,我们家那位就怕爸被老宅那边一哄晕头转向的,特地跟了过去!” “那头说话声音老大了,咱们奶在那边笑的跟母鸡下蛋似的,又瞅着空档,问小姑能不能过来,还说家里的堂兄弟堂姐妹们都不少,他们大人没关系,孩子在乡下底下受苦也不好……说爸这个当二伯/二叔的总不能只顾着自己小家。” “然后呢?那后面怎么说的?”看如今杜家没多添一个人,就知道老宅那边算盘没打成,杜梦闲一脸的兴奋。 张二妹抿嘴,秀气的笑了笑,“大哥不是跟着爸去了吗?听到咱爸眉飞色舞的吹着咱们在首都这边过的多好,心里一急就把电话给摁了,毕竟是长途电话,有时候不灵光也是常事……” 吴春华坐在那烧火,任由她们同辈人说话。 张大妹笑得嘎嘎的,“谁理他们!” 然后又抱怨道,“爸也真是的,咱们在首都这边咋就过得多好了啊!手里有钱又能咋的,可不得省吃俭用?往后还得养孩子呢!而且首都这边吃啥都得花钱,啥啥都贵,咱们刚跟人换了点种子等开春了种,这往后还得找活干呐,谁愿意给他们占便宜!” 杜梦闲扭头,透过窗户的缝隙往堂屋方向看。 骨头没二两重说的就是杜广海这种人,以前在杜家,那就是个老实憨厚由着父母任打任骂的人,也不知道反抗。 这种人他不仅自己为了孝顺的名声不反抗,甚至还会压着妻子儿女顺着他的想法来,认为吃点亏没什么。 杜梦闲自己也有这种想法,吃点亏没什么,但她的这种想法是只是吃一时的亏,往后得找补回来,是为了自己的目的才会暂时忍一忍。 可杜广海不是这么认为的,他所谓的吃亏那就是真亏,只为了换来他臆想中的家庭和睦。 就这样,他还喜欢在小家里摆大家长的派头。 当时几个儿子年纪都小,吴春华也不敢跟他硬碰硬,如今儿子大了,过两年也能圆房生孙子,吴春华底气也就上了。 来首都的时候就做好了打算,不管是房子还是钱都得紧紧的捏在自己手里,要不然叫杜广海握着了,一朝得势后还不知道得得意成什么样,指不定没多久就得被老宅那边糟蹋光了。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在古林村的时候,他们分家后一两年缓了过来,再加上杜梦闲这头每年年底都有补贴,日子还算顺心,肚子里也有了粮食。 可好日子没过几天,杜广海就能在钱凤英哭诉下忍不住给那头搬了点粮食。 吴春华是哭也哭了,闹也闹了,甚至还打了一架,到底也没能制止这种情况,只能暗地里嘱咐儿子把家里的粮食藏好,看紧点儿,不叫他们爹再往外搬。 可你跟他这么说也没用,他心里知道老宅不讲理,也知道这样做会叫自己儿子饿肚子,可钱凤英一哭他就忍不住。 好在这种情况在张大妹姐妹俩到了杜家后好了很多,能在无女村那种地方长到这么大,张大妹注定不是一个性格软和的人,就算是张二妹一直都被姐姐掩盖了锋芒,可真扯到这种要命的关于肚皮的事儿,那也是狠的跟个狼崽子一样,说什么都不会让步。 杜家以前没这种性格强势能立起来的,杜广海也就顺着钱凤英的哭诉要啥给啥,可如今有了张大妹姐妹俩,杜广海也顺势听从家里人的意见,不再往外搬粮食。 说白了就是墙头草,哪头强他就顺着哪一头,得罪人的事都叫别人去干,他倒是落了个孝顺仁义的好名头。 吐槽了一会儿,见婆婆也是一脸的忍耐,张大妹更高兴了,“大姐啊你也别担心,家里有咱们呢,总归不会叫爸犯糊涂的。一大把年纪的老人家等着享儿子儿媳妇们的福就行了,旁的不会叫他操心的!”
m.COo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