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小城,一旦被白袍军占下便立刻换了王旗,北海王也是从不吱声,任由钟离派人来接管。 可到了睢阳后,他便再也绝口不提这道盟誓,等攻克了荥阳,北海王甚至都不入荥阳城,跟着陈庆之急着去打洛阳。 其实要按照盟约,这洛阳城都该是梁国的,只是所有人都知道这绝不可能,干脆就不提罢了。 陈庆之也明白过来,面露忧色。 “可是现在若得不到补给,我们想要返回梁国也不容易。难道要一路抢掠回去吗?” 马文才也觉得怄气,思忖了一会儿,突然道: “将军立下了高过魏主和梁帝的大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可见将军已经遭到了猜忌怀疑,其实这是极其危险的局面……” 从元冠受愿意放自己走而不愿放陈庆之,便可以看出元冠受对陈庆之的忌惮,说不得就有什么后手。 这一路陈庆之攻无不克,魏国将士听到陈庆之的名字便闻风散胆,这样大好的局势,他们抽身便走其实很是可惜。 如果陈庆之和他能在洛阳扶持自己的势力,未必需要这样艰难取舍。 “如今将军威震中原,声动河塞,可拥立了这样见利忘义的小人,既不能得到该有的功劳,也无法在洛阳站稳脚步,就怕我们走了,或是尔朱荣一来,此人丢盔弃甲弃城而逃,我们反倒要腹背受敌。” 马文才是真心在为陈庆之考虑。 “元冠受没有自己的人马,在城中全靠白袍军保护,将军不如暗地里联络在荥阳的任城王,只要他们愿意将黄河以南的齐、兖、徐、青四州赠给梁国,我们便杀了元冠受,另立在荥阳的任城王为帝。” 饶是陈庆之在指挥作战时再怎么天马行空,此刻听了马文才的“建议”,也被吓得瞠目结舌。 “或者,将军若不回去,留在洛阳当您的大司马、大将军,想必另立的新主也会仰仗将军。魏国最重英雄,等将军击败了尔朱荣的军队,就算真正封侯拜相又有何难?” 陈庆之被马文才的“假设”吓得连连摆手,生怕这是他替梁帝的试探,连忙否决道: “不不不,我是梁人,怎么会留在魏国?” 那倒是可惜你打下的这一片地盘了。 “那便回去。” 马文才眼中闪过一抹失望,但其实也预料到了他会如此选择。 “二皇子的身份实在尴尬,若您迎接二皇子回国,陛下也许会记着将军的功劳,可继任的储君却未必能见容与您。” “待将军帮着任城王得到了魏国的基业,想必任城王更乐意见到我们归国而不是只做个傀儡,这一路回返必定顺利。任城王有贺六浑的几万人马,也不必靠我们抵挡尔朱荣的大军……” “到时候您拿着任城王割让诸州的盟书回国,无论二皇子愿不愿意跟我们归国,国内又是什么样的局势,都要承认您的功绩。” “以一己之力,领数千兵马,却能夺数州之地,古往今来也没有几人能成就这样的伟业……” 马文才眼中神采奕奕,仿佛已经看到了“军神”陈庆之辉煌的未来。 “将军,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建功立业之机啊!” 第489章 急转直下 “你的提议很让人心动。” 陈庆之由衷地感慨, “但凡有这样雄心抱负的人, 必定会为你的建议击节而赞,并将你引为肱骨……” “如果今天是陛下在这里, 洛阳城必然已经翻天覆地……” “如果今天是太子在这里, 你我也会带着盟约誓书回返国内了……” 陈庆之的眼中有着无可奈何的涩意。 “可是马文才,我却并没有那样的野心啊。” 陈庆之的回答,便已经表明了他的决定。m.COo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