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头除去纸张,剩下的都是照片,戴着白雪皑皑帽子的高山,初秋染黄的树林,辽阔的草场角落里头远远点缀着经幡白塔,与舒展臂膀的开心笑着的灰扑扑的郑少荣,郑少荣前半辈子只怕从未有过这么狼狈的时候,但只怕也从未有过如此会心的笑容。 信件通篇采用日记形式书写,每一张照片都编了号,与日记日期对应,图文并茂让林耀有一种郑少荣亲身站在身边讲述旅程的错觉,拿着把自己关房间里看了一整天。 最近的日期是七天以前,远比其他日子所写篇幅来的简短,也更潦草。 1991.9.12 “耀仔,见信如见人,我不知道这封信什么时候才会寄到,进入高原之后沿途补给点很少,不想让我们之间的私话绕过半个地球再通过别人的口来转达,每日都有写信,却找不到机会送出。 昨天我们所坐的车通过芒康一段石路时候出了点小麻烦,暂时走不动了,不要太担心,我很好,只是会到附近的寺庙中借住一段时间,听到此**的次仁活佛说每十天会有邮差过来收信,今天正是第十天,没有太多时间可以让我整理好路途中的信件与照片,本来担心寄底片过来会曝光,奇怪的是寺中竟然有僧人会冲印胶片。 一路看过许多美景,那是我从来未曾见到过只存在于想象里的天地,此刻尽在眼前,心从未有过的宁静,很可惜你没有与我同行,只好送你几张照片解馋。 又及,不知道去年在帝都买的佛珠你是否与我一样日日戴在手上,如果不在,一定记得找出来贴身带好,此物有大缘法,信件中不便透露,完成西藏之行再与你详说,千万千万。” 林耀放下信件抬起手腕,盯着那八十万买来郑少荣重复提示的玉珠看了半天,实在没能看出甚么名堂,既没变白些,也没变大些,还是圆润凝华,类似于和田种玉的触感,郑少荣究竟在西藏遇到了怎样的事,才会说出这番话? 林耀所不知道的是,远在西藏的郑少荣并不如信中所说一切很好,迟来的强烈高原反应与所遭遇的意外让人很难忍受,强打着精神才写完这封短信。 川藏南线即便在大幅度修缮过的二十一世纪亦是驴友们挑战极大的线路之一,更不用说九十年代初,行走在横断山脉那狭窄而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之上,有些道路甚至并不与山体平行,它可以是倾斜的三十度角,四十度角,考验着轮胎的抓地力的同时极容易让人以为是悬空在半空之中,路边偶尔可见散落一地的木材,承载它的车辆已经翻入了近千米深的峡谷之中,时刻提醒在这条世界上最艰险漫长的道路上有过多少冤魂。 9月初的时候,西藏漫长的雨季还没有过去,漫天雨幕中环山路上一辆越野车拐过山头进入了急弯,雨刷以它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来回横过前车窗,以免阻碍驾驶视线。 “郑先生,前边五十公里有座扎西寺,老宋说往年这时候那里都会有名精通藏医的活佛去做法,到了地方在那里停留一段时间求活佛为您看看。”出发已经十多天,道路越到后来越难走,车中人被一路无法避开的坑洼颠得上下起伏,白子隔上几秒就通过反光镜看紧皱眉头靠在座椅背的郑少荣一眼,他早年服役于高原,去内陆待久了再度重回也有些不习惯,更何况是在沿海地区生活惯了的郑少荣?离开四川境内进入藏区以来,氧气越发稀薄与海拔越发增高,尽管做了一定预防工作,郑少荣情况依旧越来越不妙。当白子还是个新兵蛋子的时候,曾见过新战友因为不能适应环境引发肺水肿留在了高原。如果真有什么意外,叫他怎么和林耀与叶二交代。 “嗯……我还好,只是有点头疼,休息一夜会好的,宋师傅,还有多少时间到达芒康?”郑少荣轻揉太阳穴,勉强扯出笑容缓解随行众人的不安,语气中所透出的虚弱使得他的话没有多少说服力,被高反缺氧折腾得昏昏沉沉的头脑无法如早几天一样去欣赏自然雕刻出的神作,可尽管一路中遇到了远比相像中艰苦得多的环境,也没有让他产生原路返回,换一个季节再来的念头,飞机上脑海中偶然闪现的那片天空,从进入西藏开始变得更为明朗,心里那隐隐约约的呼唤,离西藏腹地每近一步,都会变得更为清晰,每一次入梦都会不停回响,回现,该是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召唤着他继续前行,虽然并不知道它来自于何处,只是尊崇着声音的指引,也许到达终点答案自会揭晓…… “天要是能变晴还有半个小时能到芒康,如果还是这种天气大概m.coO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