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嫡长子

第484节


一转。

    医馆里许多熟识的人,渐渐的都在京里安了家,她也想要去看看。

    “师姐就陪我去吧。”

    “嗯……那好吧,你稍等我一会儿。”

    ……

    ……

    乾清宫。

    吏部梁尚书、兵部齐尚书、刑部赵尚书以及杨阁老、王阁老一齐面君。

    “王德辉什么时候能入京?”

    梁储回:“月前内阁和吏部已经去了令,若无暴雨阻路,最多再有七八日。”

    朱厚照想的是葵儿的封号问题,这事需要经过礼部。不过既然只需七八日,那便略微等等,也不急在这么一会儿。

    至于原尚书林瀚,他连上三道奏疏乞骸骨,算是程序已经走完了。

    对于这种老臣,朱厚照还是会大方的,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吝啬于人,倒显得自己心胸狭隘。

    “朕记得林尚书的父亲与儿子是不是都为进士?”

    这一点京里的人都记得。

    三代进士,毕竟也是一段佳话。

    梁储继续回禀,“陛下所言不错。其父林镠,为永乐十九年进士,官至抚州府知府。其子林庭(木昂),为弘治十二年进士,现任苏州府知府。”

    “为官政绩如何?”

    “林庭(木昂)为官雅洁,善清谈。举治行卓异、言必以俭约先天下,是清廉之臣。”

    朱厚照点头,“三代为进士,林家在闽南也为望族了。林尚书致仕回乡以后,务必请其教化乡邻,爱惜百姓,当好表率,但闻为祸我百姓之举,朕必不轻饶。”

    “是,臣等遵旨。”

    “其子林庭(木昂)既得祖宗成荫,应效法其父,忠心任事,克己奉公。朕意,调其任淮安府知府。吏部注意考察其政绩,若是残局收拾的好,记得递东西进宫,朕会再行升迁。”

    林庭(木昂)后来也当到了尚书,能力应当不是太大的问题。

    实际上,闽南林家在明代还是比较有名的。因为他们家出了五个尚书。

    所谓七科八进士、三代五尚书,说的就是这个林家。

    当然,如果在朱厚照这里这个林庭(木昂)只是徒有其名,那尚书之位是落不在他的手里的。

    从苏州府到淮安府,看起来没有什么提拔,

    不过官场上的东西很微妙,淮安府出了事,自然就受到上面关注,在此基础上,他只要做出成绩便更容易得到关注。

    有的时候,关注比成绩更加重要。

    这一点,当过基层官员的人一定是明白的。

    所以阁老、尚书都知道,这也是对林瀚的一个照顾。

    国人还是看重这一点的,所谓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为人父母者奋斗了半辈子有时候真的就是为了子女,更希望子女能够接过自己的衣钵。

    而皇帝的行为似乎总是这样‘割裂’,

    对你好,能好到心坎里,

    对你差,那是谁讲情都没用,非得砍了你。

    不管怎样,林氏父子的结局还是让乾清宫里多了几分暖心之感,大家都还是熟悉皇帝的,情绪也稍许轻松下来。

    “陛下,林庭(木昂)离任苏州以后,苏州府知府的位置便空缺了。”

    一般而言,知府的任命不必拿到皇帝面前来说,最多是写在奏疏里,让皇帝知道也就是了。不过苏州府却不同,说起来有点夸张……

    但这是真的,苏州府一年的税赋有两百多万石……占据全国的十分之一。

    苏州府加上松江府(一百多万石)、常州府(50万石左右),再加上南直隶剩余府州,其税赋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不是说这个地方多么的富庶。

    而是因为这里的百姓曾经支持张士诚,朱元璋在这里收的税收特别的重。

    以至于苏州府一府之税赋,就超过了浙江、福建、四川等一众省份。

    这样来看,苏州府哪里是个府,分明就是个省。

    那么梁储真的拿出来论一论,倒也没有多不合适。

    但对朱厚照来说,级别过低的官员他实在不熟悉,只能问道:“可有推荐的人选?”

M.COOJ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大明嫡长子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