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嫡长子

第276节


在西起甘、凉,东至辽东的漫长国境线上驻扎重兵,这样,就需要大量的供给。

    然而粮食运输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因为粮食不方便保存,容易变质,且路途非常遥远,主要产粮的关中、中原地区距离边境防线都有数百里至上千里,北方也没有河道进行水运,所以如果官方来运送这些粮食就是沉重的负担。

    基于此,朱元璋就在宋代“钞盐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开中法。

    主要做法就是官府出榜召商,写明纳粮的地点与所获得的盐引,这叫“开中”;

    随后盐商根据这些条件,自报纳粮数量,并根据要求将这些粮食运送到指定地点,换得仓钞,这叫“报中”;

    盐商持仓钞到盐运司等待兑换盐引。盐运司会对所有的凭据进行核对,确认无误之后就将盐引交予盐商。盐商根据已获得的盐引到产盐的盐场支盐,这就叫“守支”。

    支盐以后,这些盐要送至指定的批验所核验,核验无误以后就可以送到指定区域售卖。

    这一套盐法的本质,是利用盐业的高收入来吸引商业力量完成本该属于政府的运输任务。

    开中法施行以后,边境地区的粮食问题大为缓解,以至于出现“九边积谷为多、物多价贱”的局面。正统、成化年间明朝东部的辽东、西部的延绥和宁夏等地的粮价大约为4-5石/两。

    这与内地的粮价几乎趋同。

    可内地是产粮地,它的价格低是省去了大部分的运输成本,在边境地区能有这样的粮价与开中法的成功不无关系。

    于是大明的北方的军需得到解决,朝廷的压力骤减,商人也能够参与到盐的生意里,各方都有动力去维持这样一套制度。

    再后来,商人根据自己在开中法中扮演的角色又开始分化为边商、内商和水商。

    因为长途运输始终面对成本极高的问题。所以商人想出一个办法,我为什么不能在边疆地区直接开垦土地、种植粮食呢?

    所以明朝中前期开始出现了‘商屯’。他们用这些粮食换取盐引,然后将盐引卖给内商,直接获利,省去了后面再支盐、卖盐的流程。

    内商也不愿意从事几千里的运输任务,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从有盐引的边商手中购买盐引,然后到盐场支盐。

    支取食盐以后,他们再分销给‘水商’,所谓水商就是沿着水路将食盐销售出去的群体。

    而对于朝廷来说,只要有粮食,那就发盐引,至于是不是从别的地方运过来的,那也没关系。

    所以中前期边疆地区商屯大兴,《明史》记载:明初,各边开中商人,招民垦种,筑台堡自相保聚,边方菽粟无甚贵之时。

    整体上来说,其实是带动了整个国家的粮食生产。

    当然,故事的后来肯定不是这样美好。

    首先出现问题的就是“守支”,盐引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欠条’,按照道理来说,商人拿到盐引守支,就可以取盐。

    但在封建皇权下,皇帝本身会有克制不住的欲望,不断的去开出这个欠条。比如说整个国家一年产盐一百万引,但是京师里画出来的盐引,可能有两百万引。

    这从永乐年间就开始了,永乐皇帝五征漠北,这么多的钱从哪里来?

    所以就有记载:当是时,商人有自永乐中候支盐,祖孙相代不得者。

    当有盐引开始壅滞,不能按照规矩支盐的时候,就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占窝”。

    道理很简单,你手里有盐引,侯爷手里也有盐引,你说盐场给谁支盐?

    这个时候商人怎么办?

    没办法,只能花银子去结交权贵和势要,这个行为就叫“买窝”。

    这是从宏观角度来看盐法的败坏。

    在微观层面,盐法里头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叫灶户,灶户负责生产食盐,相当于种地的农民。

M.cooJ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大明嫡长子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