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诸葛家,乃是一方望族,自诸葛亮之前,族中常有人在州郡担任官员,说起来也是颇为厉害。 然而,诸葛亮虽然是官二代,过的却并不如意。 先是幼年丧父,不得已跟随叔父诸葛玄迁居豫章。 然后诸葛玄兵败,诸葛亮一家被袁术所掳,暂住寿春。 这些经历说起来简单,但只要稍稍细思一二,便不难知道其中究竟有着多少心酸。 虽然袁术后来待诸葛亮很好,虽然诸葛玄更是将他视若亲子,但诸葛亮不是那种有吃有喝就会傻乐的蠢货,他的想法很多,也很自主,因此,对于他这种性格的人来说,这两次变故,其实都是寄人篱下罢了。 不同的只是他对袁术心怀怨恨,对诸葛玄是心怀感恩。 然而,诸葛亮的颠簸生活还没有结束,现在又要随着李易去南阳,虽然这是他所愿意的,但有些状况,他真的很想努力改变一下。 根据以往的经历,诸葛亮觉得李易对他的看重,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两个姐姐的关系,还有诸葛玄的面子,所以,这次诸葛亮决定争一争,好好的表现一下。 他想让自己真正的被人正视,不再是因为父辈余荫被人关照。 他想让自己在大人们眼中的那些“小聪明”,可以成为真正有用的良谋,不再是被旁人用来逗乐显摆的段子。 这次诸葛亮要在李易面前好好的证明一下自己,让李易对他不要如袁术那般看待。 思考了片刻,诸葛亮拱手道:“此事如何安排,首要看的不是袁使君,而是襄侯态度如何。” “哦?” 李易自然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但还是问道:“此言何意?” 诸葛亮说道:“亮不知襄侯此来扬州,对袁使君态度是善还是恶,因此,不好妄言。” “呵呵,有意思,善也好,恶也罢,你尽管全都说出来听听。” 诸葛亮似乎早有准备,知道李易肯定会两边都问,几乎是没有迟疑的道:“亮心中已经有了上中下三策,下策为恶,上策为善,中策折中,不过具体如何选择,还需要襄侯甄辨” “甚好,你尽管细细道来。” “是!” 诸葛亮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道:“袁使君麾下兵马众多,且来历繁杂,军法不明,时常有劫掠之事发生,因此,襄侯如果不忌惮袁使君,也不在意与扬州关系交恶,大可效仿当年孟尝君离秦,只要使人贿赂夜间城门守官,让其三更打开侧门,待出城之后,在天亮之前弃马车走水路,自然可以安然脱身。” “不过这乃是下策,因为如此一来,我等虽然能够离开寿春,袁使君却必然大怒,虽然不至于兴兵,但自此之后仇视襄侯,于襄侯有大妨碍,乃至不得已之时的下下之选。” 李易点点头,这是个笨办法,不过却是可以一用,只是让李易意外的是,诸葛亮小小年纪,居然就知道行贿了,难不成是跟着袁术学坏了? 李易将目光往旁边撇去,就见诸葛娴正瞪着诸葛亮,显然对行贿不满,只是因为李易在场,这才没有发表意见。 李易笑了笑,不置可否,道:“这个法子我记下了,你说说另外两策。” 诸葛亮避开了诸葛娴的目光,继续道:“其二是需要襄侯借我家叔父之名,以孝义为引,向袁使君要人,此法最为稳妥,无论成与不成,袁使君与襄侯关系都不会有波折,只是如此的话,主动全在袁使君那边,以袁使君为人,对此事是否成功,实在不好捉摸。” “最后,还有一策,却是需要借助他人之手成事,甚至无需襄侯开口,就可以让旁人将我等送归南阳。” 李易眼睛一亮,感觉诸葛亮跟他想到一块去了,问道:“是何人?” 诸葛亮答道:“袁使君大公子,袁耀!” 李易忍不住笑了出来,赞道:“好,很好,亮所言甚合我心意啊!” 见李易没等诸葛亮说出内容,就如此称赞,诸葛娴满脸诧异,诸葛亮则是先有疑惑之色,随后恍然大悟,目光中多了一丝钦佩,还有一丝黯然。 ?m.Coo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