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动静? 大师兄的心修功夫委实强悍无匹。伏传由衷感慨。 屋内。 谢青鹤把这些年抄录的农书重新整理了一遍,暂时不能用的内容都拆了出来,另立一册。 农作物的进化需要时间,哪怕谢青鹤知道后世的良种长出来是什么结果,他也没办法穿越岁月,将如今还古早细弱的农种变成后世的良种。但是,农人千百年来总结出的种植经验、匠人汇聚千百年智慧一步步改造的农具,却可以通过知识来到古早的现在。 这个时代的人倾尽全力也吃不饱穿不暖,谢青鹤很早就想要改变这一切,只是他不能着急。 师父来了,天下将定,时机已至。 谢青鹤将纸张整理好,熟练地用针线装订起来,用手抚平。 传世之书,岂能仅握一姓之手?是时候将济世之术竭力推行、放诸四野了。 谢青鹤把剩下的书稿放入书匣装好,携带农书出门,刚刚踏入客厅,就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沈俣挥舞着拳头,怒气冲冲地撵着田文满屋子跑,田文一会儿抱住常朝,一会儿抱住伏传,不住地逃。常朝面前还有个大碗,手里拢着骰子叮啷往碗里一扔,骰子停下来,就是六个六。 伏传无奈地捂着额头,已经放弃了控制局面。 谁说三个大文豪在一起饮宴吃酒就会刷拉拉地出名篇佳作?他们也会出千耍赖打架! 第269章 大争(81) 沈俣身为上古黎族传人,本就长于五谷种植之术,后世将他尊为农神,也多半得益于他异于常人的家传秘学。不过,这类用咒术使风调雨顺、消解虫害的农耕之法,有效却无法推广,所以,历史上的沈俣一生都在研究将秘学化为显学的办法,试图赈济帮扶更多农人。 谢青鹤抄录的农书才拿出来,沈俣就震惊了,他爱不释手地一页一页翻看,不及他顾。 伏传与谢青鹤偷换了一个眼神,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沈俣被后世尊为农神,民间祭祀都会供上他的泥塑,特别是春耕与秋收之时,农人都会把五谷供在沈俣的神像前放一放,求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谢青鹤抄录的农书里,汇集了数千年来农人们耕种的经验之谈,不同山川大地上如何耕作,选用什么样的农种,什么节气育苗,什么节气下地匠人们则以巧思巧手,因地制宜地制作出不同的农具,每一个想法,每一条经验,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汇集着千年以来底层百姓的勤劳与智慧。 但,在后世农人的心目中,农神沈俣才是这一切的肇端。 农人深信,是农神沈俣开启了耕作的智慧传承,他教导农人刀耕火种保持土地的肥力,也是他清算天时、挖掘沟渠,指点农人种植灌溉。农人们不仅相信农神沈俣能够保佑自己耕作的土地肥沃、粮食丰收,也坚信历代农人改进耕作方法时心中偶然泛起的小智慧,也全都来自于农神冥冥中的指点与保佑。 谢青鹤将一本收集自后世的农书,穿越世界送到了沈俣的眼前,就似一种倒错的互哺。 谢青鹤与伏传都不能告诉沈俣,看看,这就是后世农人的成果,他们没有辜负你的启智与指点,给出了一份让你震惊的答卷。只要不受天灾人祸,只要勤劳肯干,无论在多么贫瘠的土地上生活,他们都能吃饱穿暖。 然而,无须言辞赘述,也不需要解释来龙去脉。 沈俣此时散膝坐在席上,目不转睛盯着农书、疯狂汲取着后世智慧的模样,就是最好的知悉。 谢青鹤摸摸伏传的脑袋,二人轻声说小话:我突然有些后悔。 伏传不解:嗯? 我曾见过谭长老。谢青鹤说的是在前一个入魔世界,披着蒋英洲皮囊时的经历。 那位出身寒江剑派的谭长老是一心道的创始人,不过,在谭长老生前,一心道初具雏形,经历了后世好几代完善建构,一直到了上官时宜手里才如狂龙出洞横扫天下,无人可敌。 若能稍作演示,让他知晓此法在后世如何横扫天下,想必他老人家也会很欣慰。谢青鹤说。 前人栽树,后人成材,一代代人都没拉垮。 面对着这样跨越了数百数千年的互相成全,伏传心情也很复杂感慨,只能点头:嗯。又摸了摸谢青鹤的手,小声说:还有机会的。那么多魔呢。 谢青鹤仍有些遗憾:也不是我曾见过的那一个了。 伏传示意他看沈俣:这个。 沈俣捧着农书越凑越近,差点把脸都贴在了纸上。 谢青鹤不禁莞尔。 待沈俣把农书看完,田文就凑了过去,顺手把农书拿到身边,与常朝一起看。 ?m.COo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