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想占占便宜,或者让柳暄红愧疚一下,给个承诺。 怎么就这么难呢! 要说她不待见他们,大家都是一样欠钱的,难不成三房还就特讨厌二房? 王绣花想了想自家新存的大团结,可不能又被柳暄红哄了去还钱,赶紧找了新话题,说起宋老四的事儿。 第44章 清蒸鳊鱼 作为家里的老八卦人, 王绣花对各房各事儿是一清二楚,宋老四和钱桂英晌午回来的, 抱着小闺女就进了正屋。 王绣花谈起宋老四是眼珠子活泛, 一副八卦之色:“你们猜老四家为啥抱着闺女回来?” 作为老妯娌,宋大嫂配合地捧眼:“为啥?” 王绣花深深地看了宋大嫂一眼。 这一眼流露着同情,看好戏等等复杂神色, 宋大嫂心中好像被人敲了小鼓,这王绣花说宋老四家的事儿,咋这么看她? 莫非? 王绣花肯定了她的猜测:“你们还记得上回爹让老四家的欣欣落在大嫂他们户口上的事儿吧,这回他们就是因为这个回来的!” 宋大嫂顿了顿,柳暄红微讶:“不能吧,上次那是他说说, 老四家同意了?桂英也赞同?” “桂英是不肯哩,这不闹别扭, 但我瞅着早晚得同意, 听说是上面发文件, 公家的人不准生第二个娃哩, 你说这算什么, 管天管地,还管人炕上那点事儿了。” 王绣花不理解。 她不清楚什么计划生育, 什么是政策。 作为一位淳朴的乡下农妇, 王绣花的观点很朴素,认为人结婚就是为了合法生孩子, 还要多生, 生一串娃娃, 别人不敢瞧不起她们家。 若是连生孩子也不能, 他们结个屁婚。 在乡下里, 没生育能力的姑娘和汉子都是最下等的人物。 没人看的上他们,需得承受风言风语一辈子。 不过姑娘家心软,若是碰上了个不能生的男人,多半不会离婚,感情好的还把责任拦在自己身上,或是收养一个孩子。若是反过来,那姑娘就惨了。 但是在王绣花看来,一家人只能生一个孩子是不够的。孩子命薄易夭折,王绣花自家有三个兄弟姐妹,可她排第五,她娘曾生了五个,不过前头俩的都没养住,活不下来。 王绣花自己也是曾流过一个,耽误了好长功夫才怀了妞妞。 妞妞算她的第一个孩子,有娘家的前车之鉴,她特别紧张妞妞,去哪也不放心。 王绣花这会子觉得,宋老四在农机厂工作,钱桂英是公社办事员的工作需得用生育自由来换,她不咋羡慕了。 柳暄红想起来,计划生育其实从七十年代就开始了,不过到八十年代普遍推广开来,松山县这座小县城也终于要面临这场风雨。 回忆起她上辈子见过的事儿,她好像记得,农村里也有限制的,她老家只准生俩孩子,还是按个头算,不能按胎算,她见过一对夫妻生了双胎后再怀了一个,也被拉去要打胎,她躲了,但是交了许多罚款。 柳暄红忍不住道:“这政策迟早也会下到咱们村里,二嫂你要是想再生一个,得抓紧了。” 像她们老家,生了俩孩子的人家,男的都被拉去结扎,女的被拉去上环,两头都抓的紧哩。 听说还有的乡村管的严,也只能生一个的。 谁知道小宋村到时候会是怎么回事儿。 王绣花惊了,这不是管城里人吗?咋还管到乡里了。 她不太信。 因为时下农村人,就是追求多子多福,尤其是早年吃大锅饭,现在又按人头分地,一家家地为了占村里便宜,多分两亩地,村里是可着劲儿地生。 不过大半年,村里就多了十来个新媳妇,七八个孕妇了。 往常也就两三个。 柳暄红尽了自己的能力提醒,王绣花不信她也不能强求。 蛇有蛇路,鼠有鼠路,城里人想法子把户口落在乡下,乡下人躲了交罚款。 因着柳暄红说了计划生育的事儿,王绣花吃晚饭的时候都有些恍惚。 宋老二纳闷:“你今天怎么了?” 难得老三和老四家都回来了,有俩家县里人在场,老宋家的饭菜可是丰盛的不得了。 老太太还宰了一只鸡,柳暄红带了一只鸭,宋老四拎回来一条肥硕鳊鱼和腊肉,老太太是炖了蘑菇鸡,熬了老鸭汤,切了腊肉炒香干,清蒸了鳊鱼。 一顿晚饭满满当当,桌子都快放不下了,宋老二吃的不亦乐乎,回头一看,他媳妇咋傻愣愣的,筷子也不夹菜,可把他家小妞妞急的,对着香喷喷的肉眼巴巴地瞪着扑闪大眼睛。 宋老二心疼地喂了妞妞满嘴油,腾出功夫问媳妇儿。M.Coo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