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迟早的事情而已。 京都方面似乎应该感到高兴,尽管长州藩表面上还是顺从日本新政府的,但终究还是半独立于京都之外,而这次如果能够依靠中国军队一举夺得对长州藩的控制权,这对于战事陷入不利的政府军队来说将会是一个极大鼓舞。 可是谢逸却很快拒绝了日本政府的请求,理由非常简单,长州藩目前正处在一个混乱时期,还有部分叛乱者并没有抓到,现在把长州藩交到京都手里,并不是一个明智选择。 在抓捕进行的同时,在长州藩招募日本人加入“和平军”的募兵也开始了。 所谓的“和平军”,是中国军队为长州藩武装的一支正规军事力量,将由中国负责提供一切必要设施,由中国派遣军官训练指挥。 “和平军”,仅仅是为了和平而战。 就在和平军大量征募的时候,张全也从京都到达长州,谢逸迅速任命张全为和平军总指挥,任命毛利敬亲的弟弟毛利长平为副总指挥。 和平军的出现,是“以华控日,以日制日”思想的体现,而未来还会有更加多的类似和平军的军事力量出现。 现在全部的重心都放到了尚未归案的高杉晋作和他所指挥的四千奇兵队上,这已经是帝国在日本最后的威胁了。 在长州藩的全面进剿开始了,一万中国军队,一万多的“和平军”,分成八路,分批围剿。 在日本一些野史的记载上,这被称为“高杉悲壮之战”。当然,野史中的一些记载,极大程度上美化了高杉晋作,并没有得到过任何官方承认。 在野史上是这么记载的,当高杉晋作逃出萩城之后,重新招募起了那些奇兵队的士兵,并号召长州藩的日人加入队伍之中。 大量的农民、破产的手工业者、对社会不满的僧侣、衣食无着的浪人,纷纷加入到了奇兵队之中,让高杉晋作手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拥有了两万余人。 次后,高杉晋作在长门设伏,毛利长平所指挥的一支五千人的和平军,在进入长门之后遭到伏击,死伤惨重,毛利长平本人中枪,后不治身亡。 旋即,中国军队抵达战场,对奇兵队展开报复性攻击,炮火不断轰击着长门,根据一些流传的说法,在可怕的为期十天的炮击之中,长门仅平民伤亡就达到了四万余人之多。 同样在官方的记载上,却是截然不同的说法: “......叛军首领高杉晋作鼓动长州百姓叛乱,声势浩大,尤以长门等地最盛,几乎所有长门日人都加入到了叛乱之中。 毛利长平将军亲率五千军进剿,叛军誓死顽抗,毛利将军身先士卒,反复冲突敌阵十八次,身带九伤不肯撤退,终究不幸逝去,全军悲恸。 后百战军到达,炮击长们叛军基地,十日炮击,叛军死伤万余人之众.......” 至于哪种版本是正确的,当然不用多说,一切都以官方版本为准,至于那些野史永远仅仅是野史而已。 次后,炮击停止,百战军和和平军组成的联军,开始一点一点推进,奇兵队尽管竭力抵挡,但依旧无法阻挡联军之强大攻势。 野史上又继续诬蔑,在进军过程中,和平军大肆烧杀劫掠,强奸杀人,致使联军过处,寸草不生,平民伤亡不计其数。 这完全是在那里诬蔑了,和平军是日本人,长门的也同样是日本人,日本人怎么可能杀日本人呢? 对这一点官方是竭力否认的,只承认在推进过程中,一些违反军纪的事情是发生过,但如民间这样说法毫无根据。 八日后,联军在长门之川口附近围堵住了奇兵队,在经过两日激战之后,成功包围住了奇兵队全部主力。而根据可靠消息,奇兵队首领高杉晋作正在其中。 就在联军围困奇兵队之时,高杉晋作的老师,松代藩的佐久间象山带着两千援军来到,并在第一时间投入到了战斗之中。 这个培养出了胜海舟、吉田松阴、小林虎三郎、桥本左内、高杉晋作等门生在内的佐久间象山,的确有些不自量力了,在第一次的进攻之中,两千援军在火器的攻击之下死伤殆尽,佐久间象山本人也成为了俘虏。 联军指挥张全把佐久间象山驱赶到了包围圈中,意图让佐久间象山劝说自己徒弟投降,以尽早结束战争,减少联军伤亡。 “世界局势的变化,原有儒学的华夷观已经无法解释世界的现状。我认真地阅读了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一书,认同以夷制夷的主张,排斥夷狄现在应该拉到正视和交际夷狄适应业已扩大的世界的现实。” 在见到了自己的弟子高杉晋作之后,佐久间象山却这么告诉自己的弟子: “方今世界,仅以和汉学识,业已无能为力,如不总括五大洲,宏大经济,则难以应付。我们必须摒弃了夷狄野蛮化外的偏见,认识到西夷欧美诸国近代文明的发达程度。哥伦布依靠究理之力发M.CoO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