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体仁天启二年主力山东赈灾,已见其才能,而今前往登莱主推新盐法,也是马到功成,更见其才干。” 朱由校看着他,问道: “阁老的意思,是觉得这个温体仁是个可用之材了?” 魏广微心下一横,道: “内阁尚缺一阁臣…,然登莱青三府盐政才刚推行下去,还需要钦差大臣打点地方事务…” 说完,魏广微窥视上颜,偷偷擦了擦汗。 “温体仁入阁嘛…”朱由校嘀咕一句,起身负手在暖阁里转了一圈,想了一会儿,然后说道: “这个温体仁万历二十六年任庶吉士,后在南京为官多年,资历是够了,依阁老所见,此人山东赈灾、山东行盐法,才能倒也不错。” 魏广微抬起头。 “陛下…?” 朱由校忽然笑了一声,道: “不过朕也觉得,新盐法才刚推行,需要一个有能力之人在地方打理,况且直接把他叫回来,多少显得有些着急了。” “这样吧,新盐法的事情悉数平息后,再叫温体仁回来举行廷推,这件事朕心中已有计较,不必再提。” 至于这话中所说新盐法的其它事情,自然是缓缓筛一遍山东官场了。 这既是温体仁入阁前的最后一个考验,也是朱由校对朝臣意见的试探,如果没有太多反对,今年年底或是天启五年,温体仁入阁,就会是定局了。 不知为何,魏广微虽然与温体仁这个人不对付,闻言却还是松了口气,道: “陛下圣明,廷推之事臣会负责。” 朱由校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阁老还有事情要和朕说吗,趁着朕今日心情尚好,一并处理了吧。” 第四百九十六章:东林点将录 “陛下也知道,臣初年曾是东林逆党的一员…” 魏广微说这话的时候,面上全然是忐忑之色,直到朱由校示意他无事,才是继续说道: “臣本以为,东林党人尽是高洁之士,个个忧君体国,是大丈夫、真君子,如今却才知道,当年究竟错得有多离谱。” 朱由校没有吭声,坐在那里静静道: “你继续说,朕听着呢。” 魏广微显得有些踌躇,犹豫半晌还是说道: “陛下,臣请修《东林逆党案》一书。” “此书撰成后即可交予京报有司刊行天下,好让天下的百姓和读书人都知道,东林逆党是一群伪君子、真小人。” 朱由校哑然失笑,道: “东林逆党已经尽都被清查出去,现如今还在京为官的东林人士,也有些真正的能臣干吏,阁老是出于什么考虑?” 魏广微赶紧起身,跪在地上谏道: “陛下明断,眼下东林出身尚还在京为官的,的确不少都是能臣干吏,可却还是有些浑水摸鱼之辈,意图搅乱视听,使东林还朝。” “如此,可以避免今后各地士子为东林逆党所蛊惑,在地方上结社成团,壮大这群小人的声势。” “这倒也是…”朱由校闻言,脸上笑容凝滞,若有所思道: “厂臣年初也有禀报,说是那些科举大案中的东林人士们,虽然不在朝中为官,却仍在地方结社成群,著书立说。” “朕忙于朝政,一时没有在意,现在想来,只觉阁老提醒得甚是,决不能容许这些东林逆党在地方上蛊惑人心,胡作非为。” 说到这里,朱由校在心里笑了。 《东林逆党案》,这就是换了皮的《东林点将录》啊! 历史上这种东西,是在天启五年,也就是明年的时候,由左副都御史王绍徽提出,现在经由各种变化,却是让魏广微提出来了。 当然,他和历史上的王绍微想法相同,都是要历数东林大逆不道之举,列举东林诸贤与书,警醒世人。 书的名字不是一个,内容和含义却大致相同。 如今有了京报,想必这本书一经问世,造成的回响一定会比历史上没有京报要有意思得多。 在朝堂上肃清东林党还是其一,要是想彻底消灭这群伪君子们,把他们的“后辈门生”截断,这才是根本之法。 朱由校起先还没有想到这个事,经魏广微一提,倒是觉得可行。 “眼下京报有司,是由王体乾一人在负责,阁老可以去找他,就说这也是朕的意思。” 朱由校笑着说道: “《东林逆党案》一书,修成后朕要看原本,需得实事求是,真正的伪君子、小人,才可列举。” “如刑部尚书李养正,还有阁老此类曾经东林出身,如今的肱骨大臣,还需仔细查问才可决定。” “若朕看到有不实列举,京报有司还有爱卿,当一体责问。” “你可是明白?”M.CoO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