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3节


连夜背好的继位诏书以后,剩下的就很简单了,登基大典的各种步骤全是礼部在搞,朱由校只需要坐在上边就行。

    在这一年,大明接连有两位皇帝驾崩,朝堂各方为利益而争斗不休,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接连发生。

    大明内忧外患,百姓无不为之心惊胆颤。

    但是就在十月初六这一天,年仅十六岁的朱由校御奉天门,即皇帝位,威名赫赫的天启王朝,自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同一天夜晚,一匹来自淮北各府的快马,敲响了紫禁城的钟声。

    第四章:厂卫

    登基后已经正式成为历史上天启皇帝的朱由校,躺在自己的寝宫乾清宫,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满脑子都在东想西想。

    当皇帝第一天的夜晚,朱由校失眠了。

    当最初的那份新鲜感消散后,孑然一身的朱由校忽然觉得自己很孤独,还在后世时上班压力虽然大,但常常有父母、兄弟念叨和互诉衷肠。

    乾清宫,一直是大明皇帝的寝宫所在。

    这寝宫这么大,却好像少了点什么,西李如此热衷于窃占乾清宫,朱由校却不明白,这位子到底有什么好让人惦记的。

    看着周围昏暗的烛火,越来越精神的朱由校干脆不睡,垫着枕头靠在墙上仔细去看偌大的寝宫,忽然觉得有些害怕。

    刚想到这里,朱由校便听寝宫外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却是曾经的侍读太监王安拿着一份奏疏赶来。

    “得,这觉怕是睡不成了。”

    王安原先就是朱由校的伴读太监,如今朱由校登基为帝,他自然要跟着水涨船高。

    眼下虽然还没有接到明确的任命,但司礼监掌印太监之位,或早或晚,却是非他莫属了。

    “皇上,饷司杨嗣昌急奏,淮北各府大饥!”王安人还没到,手上拖着的奏疏,却是让朱由校心下一沉。

    这当皇帝的好日子一天还没享受到,先来的却是这么个坏消息。

    淮北等府在万历四十八年闹饥荒,这个事儿朱由校是知道的,只是今天才办完登基大典,能不能让人消停一会儿?

    犹豫了一下,朱由校还是长叹一声,豁地起身,道:“拿给我、给朕看!”

    然而,几乎是将奏疏夺到手里的朱由校,却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在后世的时候,好像听过某砖家关于木匠皇帝不识字的这个说法。

    不过很快朱由校就发现,自己不仅不是不识字,而且貌似书法水平还相当不错!

    看来木匠皇帝不识字这个说法,也是文官们的构陷,改天要给他们露一手了。

    事实上,被说成“文盲”的明朝皇帝还不仅朱由校一个,他的老爹朱常洛,还有明武宗朱厚照,都有是文盲的谣言。

    但这些话若是细纠,就会发现漏洞百出,不值一审。

    因为明代字和后世相差不多,所以现在的朱由校既能看懂又显得陌生。

    王安本来是想给朱由校念的,见皇帝直接抢了过去,也是一脸懵逼。

    对于朱由校到底识字还是不识字这回事儿上,在旁侍读的王安是最有发言权的。

    在他的印象中,朱由校的文化素养确实一般,但却天资聪慧,性格机敏,若是说他“昏庸”或“不识字”,那纯属无稽之谈。

    南直隶饷司郎中杨嗣昌启奏:“臣在应天,闻听淮北居民食尽草根树皮,甚或数家村舍,合门妇子,并命于豆箕菱秆。”

    “此渡江后,灶户在抢食稻,饥民在抢漕粮,所在纷纭。一入镇江,斗米百钱,渐至苏、松,增长至百三四十而犹未已。商船盼不到关米,店铺几于罢市,小民思图一逞为快。”

    “m.COOj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