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 过了立秋, 田蓝和陈立恒返回了趟京城,他俩要参加研究生招录考试。 本来正常的考研时间不是现在,他俩作为刚上完大一的人也没资格考研究生。 但凡事都有例外啊。 一来右.派摘帽工作推进迅速, 一大批老教授终于获得了政治上的解放,迅速充实了师资力量。 二来电视机的输出进入了井喷状态, 几乎各行各业都有突破性的进展亟待大量人员投入到研究中去。 这些研究当然不可能光靠老科研工作者来扛,他们必须得以最快的速度组建起自己的科研团队, 迅速投入到被耽误的事业中去。 所以在这一年的8月,教育部又加开了一次研究生选拔考试。由于是在规矩之外, 所以大家都戏称它为恩科。 真的是大大的恩,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天恩了。不仅招研究生的教授多,而且初试门槛还特别低。 除了大学生之外, 拥有同等学力的人也可以报考。换而言之, 只要你有勇气走进考场, 不管你是谁都能考, 甚至连年纪都没限制。 得亏这时代的人大部分比较朴实, 不太流行哗众取宠。况且去县城考试, 食宿路费也是一笔开销,大家经济状况普遍不咋样, 所以还不至于, 不管是谁都潇洒地随便考考玩玩。否则的话, 单是考场安排, 就能直接挤垮了学校。 但饶是这样, 田蓝和陈立恒依然感觉考生人数比他们参加高考时还多。 这其中有国家大力宣传的效果, 也有科学知识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飞速普及的成效。人人爱学习, 个个讲科学, 神奇地成为了社会的主流。 就连街道工厂手工织毛线的老阿姨, 都跟着街道电视大学的老师学会了手工制作织毛衣的机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更别说年轻人们了,学习是最时髦的事。你要是不抓个本子拿支笔,老老实实跟着电视大学上课,你走出去,人家都要笑你这人是烂泥糊不上墙。 谁学习了好几个月的功夫会不跃跃欲试呢?反正年轻人的胆子本来就大。考呗,最多就是考不过。在1981年,你考上大学叫祖坟冒青烟,考不上大学才是常态,谁都别嫌谁丢人。 准备时间如此紧迫,考试规模如此宏大,考生人数如此惊人,这场考试居然也顺顺利利地按期举行,并且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阅卷汇总分数初步筛选的工作。可见我们的政府机关只要下定了决心,行动力还是相当令人惊叹的。 于是8月天都没过完,收到了复试通知书的田蓝和陈立恒便打包好行李,出发去北京参加复试了。 顾成刚也要跟他们一块儿走,不是出国,而是转研究方向。这几个月的经历让他迷上了军舰,他现在已经对造驱逐舰这件事 着了迷。所以他放弃出国继续深造数学,决定留在研究所工作。 这回他去北京,就是办手续,把关系转过来。 田蓝开玩笑道:“你这一转专业,是世界数学界的巨大损失啊。” 没想到顾成刚却满脸认真地强调:“我不需要什么具体的专业,只要国家需要,那就是我的专业。” 他曾经沉湎于自己的世界,对外界不说漠不关心,起码也保持置身事外的态度。 他没想到有一天,他都长大成人了,早过了热血沸腾的少年时期,他心中依然燃烧着熊熊的火焰。 田蓝却被深深地凡尔赛到了。她还自认为是个学霸呢,到了真正的学神面前,只能高山仰止,一声叹息。 起码她考研究生也没跨专业,方向还是定在农学。能够上到2021年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的课,她没理由放弃。 毕竟有一说一,荷兰的农业发展的确有目共睹。 人多地少、资源贫瘠,每年日照时间都达不到70天,在农业自然条件方面拿了一手烂牌的荷兰,却是现代高科技农业的典型,国土面积只有我国四川省大,农业产品出口却居世界第二。 它在农业方面的发展,对我国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m.coo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