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想到这里翰林院学士心中颇嗤之以鼻,他眼睛虽花,但心却清明。文武百官对皇后的默许早就过了大家敏感的界限,都在揣着明白装糊涂呢。反正你不提,我不提,没人提,那皇后所做都不逾矩。 开商路的开商路,修史的修史,主持正义的主持正义,守国门的守国门,主持大礼的主持大礼,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大雍在稳定的运行中忽然有了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喜讯,周皇后三十五岁时一日清晨由太医请平安脉时忽然被诊出喜脉来。 为她诊平安脉的是过去慕虎馆的鹿神医,鹿神医为了大雍安稳主动请缨入宫为皇上调养身体,成了鹿太医。慕虎馆照旧开着,由他原先的手下学徒照管。 鹿太医这么多年来尽心尽力为皇上调理让他活到至今,也是大雍另一种程度上的功臣。 周皇后被诊出喜脉大臣们第一反应是震惊,心想周皇后怀孕日后早朝岂不是要停? 很快他们便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实在跑得太偏,他们应该欢喜才对,陛下终于有后!大雍有后了! 然而他们实在很难全心全意地欢喜起来,他们心中是模糊地知道比起皇上,大雍如今离不开的是周皇后。 不过周皇后很快在第二日的早朝上缓解了大家的担忧。她表示鹿神医妙手回春,会在她孕期一直为她稳固胎象,不影响政事,请大家放心。只是到孕晚期时大约就不会那么有精力,朝政之事要托付给大家了。 大臣们稍松口气,但在她表示不会影响朝政后他们反而又担心起她的身体来。 还是周皇后再三表示自己有不舒服一定会休息的,这才让人勉强放心下来。 在众人眼里,周皇后身怀六甲依旧心系大雍,与过去分毫未变。她这样认真让大臣们总会时时提醒她休息一下,不要操劳过甚。 周皇后的腹部一日日大起来,但她平日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在这时候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坚韧,不可思议地将胎儿与国事兼顾下来。 月份越大,臣子们便越提心吊胆。尤其是看着皇后每日撑着肚子前来上朝,再冷血无情的人都忍不住要心疼她几分,已经很久没人说过周皇后的多余的善良了。她为大雍的付出人人都看得见,称她为一国之母毫不为过,也因此人们在不知何时就忽然放下了对她的偏见。 大约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卧病在床已久的陛下竟然在周皇后孕晚期实在不适时代她来上过一次朝,他看上去便是久病的模样,只是精神看起来比众人想象中的要好得多。 然而面对撤掉的帘子,面对龙椅上正坐着的皇上,行礼过后君臣反而相顾无言。 虽然大逆不道,但所有人都在此刻悲凉地想着陛下的确已经不适应如今的大雍,如今的朝堂。 一场尴尬的早朝在站立不安中结束。 凡事最怕对比,众人愈想念周皇后了。 而不等人多想念周皇后两日,噩耗突发,皇上驾崩了。 周皇后大约是知道噩耗后受刺激太大,生产突然发动。 一面是皇上驾崩,一面是国家新的继承人出生,辅政大臣们便是再老练可靠这时候也不由得慌了神,乍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但在反应了一下后十位大臣立刻分作两支,一支去皇后宫中守着,另一支则去料理陛下之事。 戚太傅是去了皇上那里,皇上早早就备下遗诏封在太极殿的匾额后面,遗诏应该是在周皇后有孕后又更改过一次,上书周皇后诞下无论皇太子还是皇太女,皆是大雍下一任继承人,周皇后为周太后,垂帘听政,待新皇成人后还政。 戚太傅看罢将遗诏交给诸臣传看,无人开口,那便是没人有异议。皇上,现在应该叫先皇,先皇的遗诏合情合理,按照顺位也该是皇后肚子中那一位继承。 熬走了两代皇帝,戚太傅对丧葬流程有着清楚的理解,着人料理起来。 他们只需下命令并监督宫人与禁卫军行事,自己不需要做什么搬运运送的活计。 大家都沉默地寻了椅子坐下,都忘记为先皇掉两滴眼泪,一心都在正在生辰的周皇后那里,默默祈祷她生产千万别出什么意外。 周寅这里,一盆盆血水向外端着,房中被浓郁的血腥味儿与压抑的叫声填满,一看就是有人在生产。 大臣们在殿门外踱步,听着叫声揪心,感觉自己都要呼吸不上来了。 而房中的确是生产之景,却是布置出来的场景。屏风之外是她的人在弄虚做假,屏风之后她面无表情地躺在床上装出呼痛之声。 为了彰显她孕育艰难,她拖着时间从戌时m.coO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