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诸位都在,那就议一议今年的秋闱吧,诸位同僚,诸位将军,拿出一个议案,毕竟,官员和军队,都需要补充一些新鲜血液不是……” 刘虞感激的看了丘志清一眼。 感谢他的解围,毕竟,怎么说,他还是大宗正。 皇帝这么不靠谱,他这个长辈,多少有些责任。 当今有实权的几个宗室子弟中,除了陈王刘宠,也就刘虞的血缘关系比较近,祖上都是刘秀的后代。 而其他,像刘焉,刘表,刘备等人,高祖,就是景帝的关系,老远了。 而今,刘宠不在长安,自然就数刘虞的辈分高。 对于丘志清帮忙,维护汉室颜面的事情,刘虞默默记在心中。 毕竟,要是汉室的大旗倒了,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这点,其实他们这些汉室宗亲,都看的清楚。 不然刘表,刘焉他们,也不会据守地方。 还不是想着,哪怕大汉倒了,自己不能重新一统。 也可以割据一方,实在不行,也可以以此为筹码,谋个前程。 既然谈到了新的科举方案,那大家就有话要说了,主要是军队,和政府双方,对人才的需求不同,因此,对于科目的考核自然也不同。 自然而然的,便需要分科。 作为吏部老大,将近百岁的张懿表示,他这次需要大量官员。 幽州,司隶,凉州,南阳,豫州,汉中等地,都需要新官员填充。 这位作为丘志清的老上司,已经是第二次告老被拉出来了。 第一次是回家养病,继任者董卓。 而后董卓去平叛了,又把他拉了出来。 结果差点被南匈奴给扬了,又被刘宏给撸了,不过理由是告老还乡,一应致仕应有的待遇都没有,继任者丁原。 当然了,丁原只是暂代并州刺史,后来还是董卓拿到了并州牧。 丘志清控制长安朝廷之后,苦于自己人才不足。 又不敢随意提拔,加上吏部老大比较敏感。 他在政事堂,占了两个名额,六部两个,督察员是郑岩,为了缓和一下矛盾,便退出了和自己有过长期合作的张懿。 虽然他经常叫着老了,可其实也就刚一百出头。 身子硬朗,在丘志清看来,还能干个二三十年。 反正地仙界中,正常人活个一百五六都可以,懂得养生的,随随便便就一百七八了。 张懿也还算年轻。 同时,他们也对这次秋闱势在必得,如果他们再不努力,将来大汉的官场,很有可能被并州那帮人统治。 这点,从并州那边开始的教育普及便知道。 王允也是并州人,他对这点,其实是比较乐见其成的。 在先天上,他们太原王家,就比较有优势。 虽然在丘志清主政并州之时,他们也被迫分家,不过那些问题都不大。 其实大家都有感觉,丘志清的野心,其实并不大,他们要把握住的,就是他退出之后的事情,不谋一时者不足以谋一世…… 由此,政事堂中,便陷入了热烈的讨论中。 那边瘫坐在地的小内侍,脸色却越发惨白起来。 不多时,便被刘虞不着痕迹的一挥手,给直接拖下去了…… 长安城中,正在讨论幽州这边官员的委派工作。 而幽州这边,李肃命令自己的两位副手,左中郎将孙淮率领大军,绕过代郡(蔚县),以及上谷郡(怀来),直取公孙瓒设在军都径中的居庸大寨。 而自己,则是在段煨的率领下,一路接收城池。 虽然公孙瓒名义上控制了幽州,可其实,大多城池均在当地豪强控制之下。 不出意外的,在朝廷大军的威逼下,大多人纷纷投诚。 哪怕有极少数“不要命”的,也被“公忠体国”的部下,绑了送给段煨。 并且在段煨的感化下,迅速转变立场。 中秋之后,第四天,身在冀州边境的公孙瓒,收到朝廷大军,已经拿下代郡,上谷两郡,正在居庸大寨激战之时,面色突变。 他此刻依然是全然明白了,刘备这哪里是要打袁绍。 这分明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表面上在青州制造动静,引袁绍向自己求援,实则目的是要拖住自己。 至于为什么是居庸大寨,原因也简单,孙淮失算了。 他倒是把什么都想到了,做的也是天衣无缝,可没想到的是,幽州m.COo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