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十人,或有遗漏,日后待补。 认真看了片刻,戚夙容发现其中有不少人,在未来都将回归朝堂,重显官威。也即是说,他们成功洗刷了此次清查的罪名,虽未必完全清白无辜,但至少于新皇有功,将功补过,才有此殊荣。 戚夙容知道未来的新皇并非太子,而是当今圣上的九弟景王。元奚说过,密信与皇位有关,那么她可以假设,景王也许是借助密信才得以登基为王。她虽不知密信的内容,也不知密信有几封,但她可以反推,只要是将来辅助景王登基,同时出现在此次清查名单中的人,都有可能持有密信。 戚夙容认真回想未来三十年,朝廷所有官员的名字。当然,即便她记忆力再好,也不可能记全,但五品以上的官员,或多或少都有印象。 片刻后,名单上五十人,被她删选出二十人。 二十人,范围还太广,不过她还有一个条件没用,那就是十二年前,接受过先皇赏赐的人。 此事戚夙容不清楚,必须去询问父亲。 当晚,戚夙容敲响了书房的门。 “爹。” “容儿啊,进来吧。”戚父的声音从门内传来。 戚夙容推门而入,顺手将门带好,款款来到书桌前,给戚父递上一碗参汤。 “爹,晚上寒气重,喝碗参汤暖暖胃。” 戚父笑道:“女儿有心了。” 他放下手上的书册,端起参汤喝了起来。 戚夙容见他刚才正在看的是一本兵书,父亲始终还是放不下战场。他是一名征战杀场的将军,朝堂的勾心斗角并不适合他。 可惜如今边境稳固,父亲空有抱负而无用武之地。若非如此,皇上也不敢对戚家下手。 “爹,女儿记得十二年前的桐城之战是您最后一战。”戚夙容缓缓坐下,开口道。 “是啊,那一战,直接将边寇驱逐三百里,再不敢进犯半分。”戚父抬起头,目光悠远,仿佛在遥想当年的辉煌。 “桐城之战后,爹便被先皇召回了京城?”戚夙容问。 戚父点头:“此战大捷,先皇论功行赏,擢升我为护国大将军,还在宫中举办了庆功宴,一一封赏了有功之臣。” “那爹还记得哪些人获得了封赏吗?” “你问这个做什么?” “好奇而已,爹给女儿说说吧。” 戚父皱了皱眉,说道,“我也记不太清了,只记得柳国正、樊固、王隽、宋杰、孟轲、卢佩等人皆有封赏。” “先皇都赏了些什么?” “其他人我不记得了,不过先皇赏了我一幅百年古画、一对玉杯、一尊玉佛。” 戚夙容仔细观察父亲的表情,毫无异色。如此看来有两个可能,一,父亲确实不知密信之事;二,先皇并未将密信交给戚家。 “这些东西,都在戚府的库房吗?”戚夙容又问。 “没有。”戚父回道,“先皇赏赐之物,我全都放置在暗阁中,平常人是找不到的。” 戚夙容眼中闪过一丝喜色,爹啊,您总算精明了一回,大善! 而后,她又软磨硬泡地套出了更多接受封赏之人,约有十来位,这大概是父亲能记住的所有人了。 回到自己房间,戚夙容立刻将这些人一一列在纸上,然后将三张纸放在一起。 符合两个条件的有二十家,即此次被清查,日后得以复职者; 同时符合三个条件的只有七家,即上了清查名单,又是当年受赏的功臣,并在将来重获荣耀者。 还有两人,此次并未被清查,但当年受过先皇赏赐,又在日后得景王器重。其中一人乃当朝太尉柳国正,另一人则是吏部尚书左明堂,亦是将来位列三公之首的丞相。 后M.cOO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