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幕情形,余慈也是心中一动。 据赵相山的说法,这就是参罗利那转生灵性所化。为进一步压制参罗利那的转生灵性,“混元匣”里的元质,更给炼成了某种液态法器,平时封闭在盒中,祭炼并积蓄力量,用时才瞬间开启。 如果赵相山所言属实,混元匣最大的功用还是为了控制参罗利那转生灵制,寻常不可能打开。 无归羽客身遭魔劫,临死之前,开启此盒…… 或许是自救吧。 借参罗利那转世灵性所化元质,消解魔劫,这种元质,无限趋同于本源之力,又给磨消灵性,绝对是大补之物,且具备参罗利那的某些特质,若能成功摄取,对付魔劫,多少会起点儿作用。 可惜,无归羽客失败了。 也使得原本压制转世灵性的混元匣,有等于无。 算一算黄泉夫人进入秘府时间,距离无归羽客死于魔劫之下,都有了快三劫、上万年的时光,如果一直这么暴露在外,还真说不定会有什么变化。 况且……通过黄泉夫人细腻得过分的观察视角,余慈确信:在本应纯粹的元质之中,存在着一丝绝不应有的杂质。 也许,那是无归羽客。 以余慈如今的见识,几乎可以还原当时的情形:重伤垂死的无归羽客开启玉盒,面对特殊的元质,欲以神意牵引吸收,然而遭遇魔劫侵蚀的神魂,触及元质之后,反而激发了某种异变,被倒吸进去,就此神魂绝灭,仅存的那一点儿灵明,也淹没在元质之中。 余慈知道自己为何会有这样的判断: 实是黄泉夫人的观察方式,实在是太过独特细腻。 其法仿佛可以映照大千,没有任何细节能逃过她的观察,而且每一个细节都有特殊标识,细致敏锐得让人心头发堵。 如此周密细致,寻常修士,洗炼阴神之后,集中精力,也能做到。 而在还丹上阶,紫府元神显化之后,更是容易。 但这般不论大小、粗细,都要弄个清楚明白,也实在很麻烦。就算人的记忆潜力无穷无尽,可垃圾信息太多的话,会使得神魂负担沉重,遮蔽真正的灵光。 玄门向来提倡“专气致柔,少思寡欲”,极端点讲甚至是“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便由此而来。 魔门不讲究这个,但役形劳神,总为不美,必须花费相当多的时间重新洗炼清理。 有些时候,遗忘是最好的方法,至不济也要刻意埋藏起来,待长久闭关之时,再专门抽出时间,静心梳理,自警自醒,如此方是修行的正道。 可黄泉夫人不然,余慈发现,就算是无归羽客尸骸所在的大殿中一块寻常的砖石,在她眼中,也是纤毫毕现,不是特别用意,却自然映照,存入记忆之中,实际呈现。 而对玉盒中看似一色的血红元质,她便能察觉出极细微的差异来。 神乎其神。 但不管怎样,这种做法,已经悖逆了为人的常理,换个人过来,大概没几天就要疯了吧…… 回到黄泉夫人的记忆中。 当时黄泉夫人既然察觉到有问题,自然近前,意欲拿起玉盒察看。 可祭炼为法器,又吸收了无归羽客神魂的元质,在这时已经形成了某种特殊机制。 刹那间,十七道血光暴涨切割,仿佛是一只狰狞的昆虫,舒展节肢。 按照赵相山的说法,这十七道血光,是模仿参罗利那十七道长足,自具玄M.cOO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