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化宋

化宋 第159节


    而他们最近已经发现,辽东的很多支持都来自大宋,他们希望大宋停止和辽国的贸易。

    这事引起很大争议,但最后,朝廷上下还是拒绝了。

    大辽余威尤在,满朝文武已经见识宋军的无能——倒不是说武官全是废物,实在是兵丁不堪,常常出现军官死战,士卒一哄而散的尴尬局面。

    要重新建立一支精兵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宋朝群臣对灭辽这事已经毫无兴趣,也不想再折腾,赵士程自然便顺水推舟了。

    当然,金人也没有白来,他们获得了大量的琉璃珊瑚等物做为赏赐,这些东西对于刚刚富起来,颇有暴发户气质的金朝上下很有吸引力,他们还给太子殿下带了几枚上品东珠,换得了一些珍贵的药物能洗羊毛的纯碱。

    等送走了金人使者,赵士程不由得又去了自己的军工厂转了转。

    如今他的工厂每天能生产二十支火枪,一门大炮,当然,合格率有些伤人,不过现在要解决的有无的问题,其它的再说吧。

    火枪已经从先前火门枪进化了一番,从需要主动点火的火门,变成一根绳子点火,绳子连接着一个s形的铁件,上边装着弹簧,用力扯绳,顶针撞上燧石,就能射击。

    这种设计是枪械史上的革命,他让射击手可以更准确地瞄准敌人,速度得到提升。

    废了匠人们不少功夫,这才做出了合格的器件,火绳枪的出现,让赵士程有了不少安全感。

    离他组建一支热武器部队的日子不远了,大约过完年,就可以看到。

    未来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第218章 分一杯羹

    在赵士程过着朴实无华的治国生活时, 工业的血液在他不知道的地方,正悄悄扎下根系。

    十余年来,密州的船舶厂在巨大资本和技术的支持下, 造船技术有了巨大提升——钢铁, 和船钉的出现,让造船速度碾压了沿海的船厂,海上贸易的扩大,又提供了更多的造船订单。

    如今,两广之地的海商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把一船船硬木拖在水中,一路向北,用来换取密州那珍贵的货物,来回几次,就能赚到一艘新船的钱。

    海贸的兴盛,自然也催生了庞大的水手产业,大宋本来就是商贸极为繁华的朝代,不限制土地兼并造就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不得在城市里挣扎求活,他们没有资本, 没有家宅, 只有一条性命与朝不保夕的生活。

    但他们拥有把一条性命拿来豪赌,挣一个未来的胆量!

    密州的商贸造就了大量的海商, 他们收拢着河北、江准甚至是辽国的贫民们, 将他们带上了大船,有些便扎根在风浪之中生活, 还有许多, 会在风浪之中奔赴南海之地。

    会有这样的事情, 是因为商人们发现了可以和密州进行大量交易的东西。

    和香料、象牙、犀角这些少量交易不同,赵士程在广西之地种的甘蔗林在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生,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规模。

    两广、海南都有大量的热带地区,极为适合甘蔗生长,而种甘蔗需要大量人手,两广的大户们除了在抓山蛮来种地外,也大量收纳北方人手前来开垦。

    甘蔗产量大,糖也是比盐价值更高的硬通货。

    一开始时,福建、两广诸咱的大户是看不上这点蔗糖的钱财的。

    但凡事不怕做,就怕比。

    当几家快要败落的小户靠着蔗糖赚到钱财,开垦出土地,变成新的大户后,在模范效应的引领下,哪怕反射弧再长,十几年过去,也反应过来了。

    没有人和钱过不去,钱不仅仅是代表着粮食、土地,还代表着人脉、权力,便是朝廷派到岭南的官吏们,也打起了精神,把这视为政绩,开始给出各种方便。

    但是岭南能开垦的土地实在不多,于是很多人便打起了夷州的主意,开始大量招揽人手,前去夷州岛开垦土地,种植甘蔗水稻,不过夷州本地的土著十分凶悍,去夷州的风险很大,去的人不多,大多是福建、江南一带的家族在以举族之力开垦——他们大多已经有了上百人的商船护卫队,能在夷州沿海建立据点,同时也拥有夷州的海图。

    当太子殿下开始监国后,并且发出勘海策、求取世间海图之后,岭南的大户们的动作便更快了。

    和密州交易了十数年的他们敏锐地感觉到,这位M.Cooj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化宋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