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卫添喜的离开, 科工院不得不重新规划研究目标, 哪怕明知道卫添喜提供的方法能够更好的优化迭代超级计算机, 但没人能够看懂卫添喜提出来的东西,更枉谈说沿着卫添喜的思路继续做下去。 科工院接连召开了数百次会议, 最终才敲定下具体的解决方案来——将卫添喜提出的方法尽可能利用,在诸多方法及配件元部件可以配套的情况下,尽力提升下一代超级计算机的运算处理能力。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那些科研人员总是忍不住就被卫添喜的思路带跑偏了, 以至于超级计算机迭代更新的研究现状堪称是车祸现场……最要命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当初科工院仗着有卫添喜给开挂, 同上面的领导放卫星一样吹自己的预计成果, 可现在再看, 照着现如今这样的情况继续搞下去,估计超级计算机的更新迭代迟早会黄。 科学院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进度也陷入瓶颈,尽管贺远带着研究员不断地做各种尝试, 可收效甚微。 这大概便是, 我有我的辉煌, 你有你的凄凉。 …… 纸是包不住火的, 卫添喜在国外做出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上层领导人的眼睛,只不过碍于现如今的国际关系与国际社会的大致情况, 除非卫添喜主动愿意回国, 否则国内很难有所作为, 瑞典也不一定会同意。 就算华国同瑞典达成协议, 将卫添喜召回国内,可把一个心不甘情不愿的研究人员强行唤回来,又有什么用呢? 卫添喜当初同科工院从事核工程研究的那些老科学家们说的话早就被写在纸上,并且摆在了领导人的书桌上,只要她对这个国家还有气,那就算将她锁进科学院里,她都不一定会做出丁点儿成果。 心病还须心药医。 令领导人欣慰的是,卫添喜在瑞典留学的这段时间里,虽然做出了很多科研成果,但那些科研成果都是纯粹数学方面的研究,并没有涉及到其它方面。 领导人甚至猜想,卫添喜对祖国还是有感情的,只不过需要一味药来治愈她的心病。 这味药,便是当初发表那篇文章的《京城自由报》。 领导人开始彻查京城自由报的跟脚,同时,当初替卫添喜站队背书的水木大学那三个教授也都得到了领导人的召见,制定出一系列细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等卫添喜回国之后的安置问题。 京华大学当初发布的那则通告可谓是昏招里的昏招,不仅违反了口头约定,还卡住了卫添喜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想让卫添喜同京华大学放下成见,走向和解,那几乎是不可能。 所以安置卫添喜的地方只能变成是京华大学旗鼓相当的水木大学。 …… 卫添喜在瑞典用半年的时间攻克毕业论文,同时,她因为做出的科研成果丰硕而被提名菲尔茨奖与沃尔夫奖,这两项荣誉乃是国际数学界最高的两座丰碑,堪称是数学界中的诺贝尔。 当卫添喜斩获这这项荣誉的消息传回国内时,当初叫嚣的那些人全都哑了炮,个个夹着尾巴说着脖子,恨不得回到过去,狠狠扇当初那个不明情况就跟着瞎哔哔的自己几巴掌。 经过数年的调查,曾经错综复杂的关系也被渐渐理清楚,《京城自由报》背后的势力因为意图不轨而被连根拔起。 《青年报》连发两篇文章,用以报道这件事情。 第一篇文章中,作者原原本本地还原了当初的情况,并且将卫添喜这两年在国外做出的成绩一一罗列,最后将文章的重心落在了人才对国家、对民族的重要性上,作者还在文章末段呼吁百姓擦亮眼睛,不要人云亦云,要明辨是非,不要被有心人所煽动。 第二篇文章中,作者重点表扬了水木大学当初在卫添喜遭遇困难时,不屈服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坚持说真话、说实话的事迹,并且透露出极为明确的意思,将派遣专人前往瑞典,与卫添喜冰释前嫌,尽量邀请卫添喜回国建设。 《青年报》的作者还在第二篇文章的末尾插播了一条广告,希望有精通瑞典语的大学生可以主动加入访问团,如果在此次访问过程中表现优异,可提前进入外交部实习,能否留在外交部,看后续表现。 卫西征已经在首都外国语大学念大四了,他的梦想就是加入外交部,可卫大丫与卫东征诚心邀请他加入‘新时代集团’以拓展海外业务,再加上每年能加入外交部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卫西征已经快要放弃自己的梦想了。 就在这时,卫西征看到了《青年报》上发表的文章,他m.CoO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