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了,具体什么原因我没好意思问。 跟着李女士在庙前庙后转,后院有一大片菜地。种了不少种类,看来是和尚们自己吃的。别说,这种田园生活真不错。 又转到靠着后院的几间禅房,李女士指着一间房门:“这里面都是信徒们送给我师父的礼物。”房门紧锁着,但有窗户,能看出这间屋不小,首先看到是摆了满地的桶装豆油,不同颜色、不同规格至少有近百桶。旁边是几十袋米面。另外还摆着不少精美的木桌椅,上面放着各种金佛像,和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彩色商品包装盒。 我是近视眼,视力没那么好。只能看清那些包装盒上印着相机、手机和水壶等图案,应该是各种电子产品。但有两个大包装盒,不用细看就知道是液晶电视。那时候是07年,液晶电视不像现在这么普及。还是稀罕物。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印着外文的瓶瓶罐罐和包装盒,看上去像是奶粉、食品和补品之类。 我不禁问:“这都是你师父收的礼物?” 李女士纠正道:“不是我师父收的,而是信徒们送的,他不喜欢收礼,但这些人为了表示对师父的爱戴和感激,经常开车过来送这些东西。” 出了庙在后院参观菜园子,我心里开始打鼓,起初我以为清修师父开拓信徒渠道是想多些人供养他,可现在来看,恐怕不是这个原因。光从刚才那间房里的东西来看,就价值不菲。普通人哪里用得完这些东西? 到了晚上开饭的时候,我们和庙里的和尚一同在斋堂吃饭,当然全是素的,但味道还不错,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咽。这些和尚在吃饭的时候都不怎么说话,但我们这桌中因为有我、阿赞nangya和李女士吴哥等人,李女士话多,经常聊天,清修师父也会回应。所以我发问:“清修师父,有间屋里有很多桶油,但庙里和尚不多,那些油吃不完的坏掉怎么办?” “现在有多少桶油坏掉了?”清修师父问吴哥。 吴哥边夹菜边说:“大概有七十来桶。”我很惊讶,总共百十来桶油,就有七十多桶是坏的,这不是浪费吗,就问是否可以送给山下的村民。 清修师父没回答,李女士说:“几年前,师父是曾经让山下的村民来山上取油和别的食物,但后来他们习惯了,经常上山来问师父还有没有吃不完的油。这些人都有了惰性,如果你长年送他们油吃,以后一旦不送,他们就有可能动手来抢,对吧师父?”清修点了点头。 我心想这理论似乎没错,可又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妥,但一时没想通。 次日我们早早就起床,洗漱之后吃完饭,那些和尚在清修的带领下,在经堂中听经打坐,我在庙前庙后无聊地瞎溜达,经常从经堂路过。发现从八点到十一点,整整三个小时,这十名和尚都在静静地听经,不但没人走动,就连活动筋骨甚至咳嗽的声音都不多,不由得佩服这些和尚的生活确实很自律。 经堂的前面已经拉好一块巨大的布帘,将整面墙全都盖了起来,阿赞nangya事先坐在后面,被布帘隐藏起来。这些听经的和尚大多不知道布帘后面还有位女士,只顾着认真地听经看经。 第0873章 灌顶 从九点多钟开始,就陆续有人开着车进庙,李女士和吴哥负责接待,并不时地告诉我,这个人是谁,那个人又是谁。我发现这些人非富即贵,不是开公司的就是包工程的,还有开小商品制造厂的。另外还有歌手、店铺老板等人。 因为讲经还没结束,这些人就都坐在后院的禅房中互相聊天。李女士在房间外悄悄告诉我,那个开宝马来的中年女人专门出租挖掘机,很有钱,但老公出轨,儿子又是自闭症,日子过得很无趣,所以就经常来庙里打坐。 李女士似乎对这些人很熟,她对我讲了不少八卦新闻,我才知道这些人都不同程度地有着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不是焦虑症就是强迫症,不是家庭不和就是内心空虚,总之,就没有一个生活充实、工作忙碌的人。 到了十一点讲经结束,这些人有的对清修师父虔诚施礼,也有的只是点头寒喧,好像是首次来到寺庙。到了十二点,在和尚和吴哥的指挥下,这三十来人都来到经堂中,规规矩矩地坐好。经堂中弥漫着人缘水的香味,有人低声说着“真香”、“这是什么香味”的话。 清修师父事先已经在额头上涂了很多人缘水,他来到经堂,开始讲经施法。面前放着一个清花大花盆,清洗得干干净净,里面盛满兑好山泉水的人缘水。先是讲经,然后他再用竹篾制成的法拍,蘸m.cOo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