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他们就进了宫,站在这儿,正高兴的官员们压根没有意识到,太过顺利的局面何其假。 但这一刻,看着朱元璋和泰定帝身边没有一个守卫,只有贴身伺候的宦官,甚至,泰定帝见着他们竟然还跟他们打招呼道:“来了!” 一句来了,无端让人听得头皮发紧。 什么来了?为什么会是来了?怎么就是来了? 下一刻,他们就知道了。本来冲在最前面的士兵突然掉转头将他们围住。 !!!如此戏剧的一幕让他们心惊肉跳,不可置信。不约而同唤了一声太子! 太子缓缓转过身,面容冷峻的问:“在你们看来,孤就那么蠢?” 蠢得听他们几句话撺掇,便起了篡位之心,轮为他们的棋子?毕竟,一个杀父夺位的太子,那还不是由着他们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 面对眼前问着他看起来是不是蠢的朱雄英,一个个确实以为朱雄英好糊弄的人,在这一刻再也控制不住发颤。 此时,他们终于意识到,从始至终,从始至终都是计,都是引他们入局的计。 由此他们也该想到自己会是什么结局了。 至于自知已经无力回天的这些人是如何骂朱家这么三代人的,朱雄英也就不说了。 而这些人,既入局中,泰定帝就等着他们中计,至此,又怎么可能放过他们。杀一儆百,变革在即,朱至在福建需要震慑,泰定帝更要震慑天下,以令天下知,谁敢有违朝廷诏令是何下场。 不得不说,朝廷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杀戮,瞧着人无一不惊心。 本来心里有些不赞成变革的人,于此时此刻都只能歇了。 没办法啊,今时不同往日了。 绝对的君子专权,让大明皇帝的权利空前的大。 他们不是没想连合其他藩王一道动手,毕竟朱元璋都下令削藩了,诸王若不动,以后就只能是手中无权的光杆王爷。 可惜,面对朱元璋,没一个敢动反抗的心思。 藩王们没有人愿意为配合,唯一能想到的人,朱雄英却是诱饵。失败的前例有目共睹,朝廷控制所有的兵马,无人能与之争锋,想动手,想谋反,他们有什么资本能与大明对抗。 没有人一切都是空谈,终究,他们这些人都成光杆司令,生死尽握于皇帝一念之间。 所以,为什么朱至敢说变革就变革,说重分田地那就分了。就是因为不管是为官也罢,为臣也好,他们再怎么联合在一起,手里没有兵的他们,更没有百姓支持,注定他们没有反抗泰定定帝的资本,掀不起任何风浪。 王莽改制把自己作死的结果,不会发生在大明。 朱至知道北平发生的事后,心里也就有了底,明了这回没有人会再敢吱声。 生与死,皆在帝王一念之间的结果便是可以绝对的独断专行,无所顾忌。 虽然朱至知道这样的专权对天下人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在改革一事上,这是好事。 今日大明所行的改革,但凡有为民着想之心的人都清楚的知道,这对天下万民意味着什么。 对此,有反对的人,也有支持的人。 朱至在福建推行此法时,有不少读书人俯跪在地,叩谢于陛下和公主。 损上层之利而惠于下层,只有真正心怀百姓的人才能做到。 因而,接下来朱至推广的变革就在无波无澜中完成。 信国公得知福建再无人闹事后也算松一口气,不闹事挺好,不闹事挺好。 等朱至把福建境内的田地分完,信国公那头其实也同样把该建的探查点建好了。 朱至也曾前去看过,毕竟倭国这样小国敢一再犯我边境,伤我百姓,要说朱至没点想法是断不可能的。 毕竟,就这忙着改革的时间,朱至已经让人开始准备船只。 信国公得知朱至那点盘算时,也跟朱至细细说起这陆战和水战的区别,总而言之就一句话,尽快让朱至上手。 朱至是个好学的人,信国公教得用心,她也学得用心,别管是在造船上也好,配置大炮地雷在船上这事也好,就一句话,让懂行的人来。 她M.coojx.CoM